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

別再管10年前你長怎樣了,把這個方法學起來,不必再等10年,馬上變社交達人!

這幾天,人人都被 #10yearschallenge 洗版。大家都拼命挖出自己X年前的照片對比,當然了,有各種潛台詞:

「你看,我十年前跟現在差不多噎!
「快點回我啊,快說我都沒有變!
「哎喔,我逆著長喔,你們發現了嗎?





當然也有這樣的:

「哎喔,看看十年間竟然讓我老成這樣,歲月不饒人。」這樣說的人,我由衷敬佩你,因為你真的很稀缺。

其實,時間變化這件事情,是一個非常好用的社交素材。不論是發問,或是主動闡述,都是打開話夾子,或是延續話題的好方式。不信,大家打開任何一個訪談節目,你會發現,全世界各地的主播、主持人都在用這種「時間法」和嘉賓互動。不管他們採訪的是總統、大牌歌星、知名企業家,還是一個身懷絕技的街頭藝人,或者是大排長龍的小吃路邊攤,也都不脫這個方式。

比如說像這樣:
「猜總統,馬上過年了,您還記得,去年過年的時候,您的願望是什麼嗎?不知道有沒有實現?」
「猜總統,馬上過年了,那您今年的願望是什麼?」
「猜總統,馬上過年了,您打算在年夜飯準備什麼菜色招待好朋友呢?」
「猜總統,馬上過年了,可不可以跟我們預告一下,過完年,您最想拜訪的第一位好朋友是誰呢?」

也可以是這樣:

「阿嬤,你這個地瓜球,在這裡擺攤幾年了呀?」
「當初是為什麼會來做這件事呢?」
「中間一定有經過艱苦的時刻吧!能不能幫我們說一說你遇過的挑戰,還有你是怎麼度過的?」
「今天賣得最好的是哪一種口味?平常也是這個口味賣最好嗎?」
「在未來有沒有新的計劃?比如說,找更大的店面,或是發展成連鎖的品牌?」

舉這兩個例子,相信大家一定都能理解這裡面的邏輯了,其實,主播、記者們所運用的「時間法」,完完全全可以應用在職場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不但可以成為社交上的素材工具,也能在職場溝通情境中發揮效用。


「時間法」,還能與其他的溝通訪談方式結合運用,比如將話題由遠拉近,或是由近處延伸到遠方的「變焦法」。更多實用的溝通&談判秘訣,請洽詢許復老師課程:【訪談溝通術】

講師  許復
英國劍橋大學商學院碩士,主修科技政策研究(MPhil in Tech Policy)。多年在大中華區各電視台擔任新聞主播,以及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場公關高層。現亦為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特聘研究員、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國際學程講師(英語)。

在代表著作《那一年,我在劍橋揭下佛地魔的面具》推薦序中,創新工場CEO李開復比喻他是「台灣的哈利波特」;台灣駐瑞士大使谷瑞生肯定他「擔當了歐亞及兩岸三地之間的連結」;CNN前總編輯黃天波形容他是「犀利明快又不失溫度的主持人」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非常歡迎您留言交流喔!